体检科是三级中西医结合体检中心,定位精准体检,汇聚各学科名医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黑龙江省青年名中医、医学博士),专注解决健康体检后的疾病和亚健康人群就医需求,倾心打造检、诊、治一体化精准医疗服务。
现已开展健康证体检、驾驶员体检、单位团体体检套餐、女性癌症筛查体健套餐、男性固定体健套餐、女性固定体检套餐、45岁以上人员体检套餐、45岁以下人员体检套餐等多种样式体检。针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设计健康体检项目套餐,为不同人群制定合理的体检计划,体检报告专家解读及针对性指导。
科室有先进的诊疗设备——西门子MAGNETOM Amira 1.5T 静音核磁、西门子SOMATOM go.Now“掌上”智能CT、法国声科Aixplorer V “星辉”E超、豪洛捷乳腺钼靶、富士Eluxeo 6000电子胃肠镜、北京悦琦动脉硬化检测仪、骨密度检测仪、经颅多普勒超声、人体成分分析仪、Jirox-T有方低剂量口腔CT等高品质设备。
科室环境整洁、温馨舒适,个性化体检套餐、信息化健康管理,永久性健康档案数据管理、健康查询。
体检流程清晰高效便捷,检查区域合理、独立,采用一站式服务流程,整个过程更规范、更人性化、大大缩短了候检时间。
孙远征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黑龙江医师协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神经精神疾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黑龙江省委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
黑龙江省康复医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黑龙江省中医第二届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
中国文化研究会传统医药学会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02年获 “黑龙江省名中医”称号。
2018-2019中国针灸影响力人物100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擅长:近年共承担教学、科研课题18项,其中包括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专项课题3项,国家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1项,省科技厅攻关计划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教育厅科技研究项目4项,省中医管理局科研项目3项,市科学技术局攻关计划项目1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3项;获黑龙江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出版学术著作12部,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46篇。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02年获 “黑龙江省名中医”称号。
2018-2019中国针灸影响力人物100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擅长应用针灸、中药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外伤性截瘫、延髓麻痹、颈椎病、脊髓空洞症、肩关节周围炎、周围神经病、神经衰弱综合征等疾病。
陈东 主任医师 教授,
黑龙江省首批青年名中医,
省级重点专科针灸科 学术带头人
省民族医药学会脑针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省医师协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康复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大庆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 常务委员
黑龙江省劳动能力伤残等级 鉴定专家
专长:擅长应用“针灸七绝疗法”治疗中风病、痛症有立竿见影之效;
应用“筋膜松解术”治疗糖尿病;应用“蝶腭神经节刺激术”治疗过敏性鼻炎;
应用“刺骨针法(脑针)”治疗高血压、帕金森等疑难杂症;
应用“CT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微创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应用“超声引导下PRP(富血小板血浆)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骨不连)、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应用”微创闭合排瘀疗法“治疗静脉曲张、老烂腿、血栓性静脉炎;
应用中草药治疗顽固性胃病、盆腔炎等疑难疾病。
王文军 主任医师 副院长 骨伤科主任
黑龙江省青年名中医
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
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委员
省中西药结合学会第一届骨关节病分会委员
省冲击波医学教育与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
擅长治疗颈、腰椎疾病、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网球肘、腱鞘炎、跟痛症等软组织损伤。熟练运用传统中医手法整复骨折,配合石膏及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运用中药汤剂辨证治疗骨折和骨不连。能够熟练使用钢板、髓内钉等内固定方法手术治疗四肢关节新鲜和陈旧性骨折。能够熟练处理常见的手外伤。擅长使用伊利扎诺夫技术治疗骨不连、骨缺损、假关节、急慢性骨髓炎、肢体畸形等疾病,变多次手术为一次手术,变复杂手术为简单手术。成功的使用骨搬运技术治愈过股骨骨缺损10厘米的病人和胫骨骨缺损13厘米病人,填补了大庆这一项空白,解决了大段骨缺损病人无法通过常规植骨治愈而截肢的难题。
陈存阳
医学博士 主治医师 院长助理
省慢病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常委
省医师协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科技核心期刊论文2篇,3次参与编写医学著作,获得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2022年度新技术应用奖二等奖。
擅长针灸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面瘫、干眼症、周围神经病、神经衰弱、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盘突出症、各种痛症。
赵黎微 主治医师 体检科主任
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大专,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对肛肠外科的多发病及常见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曾从事健康检体工作多年。
MAGNETOM Amira 自由呼吸 1.5T 磁共振
MAGNETOM Amira自由呼吸1.5T磁共振拥有了StarVIBE成像技术,更容易的帮助患者,尤其是配合度低的特殊患者完成检查,大幅度提高检查成功率和图像质量。
优势:
1、QuietSuite 全静音扫描【克服恐惧感、轻松扫描】
实现全身多部位、多序列静音扫描,显著提高患者接受检查的舒适度。
2、纯自由呼吸+极速多期动态【性价比最高】
搭载了3.0T磁共振:FREEZEit 自由呼吸平台
3、Tim4G线圈+DotGo智能扫描平台【图像质量更清晰】
可化繁为简,智能化扫描流程,提升日检查量,从而满足更多患者(老年及儿童患者)的需要。
智能“掌上”CT-德国西门子
SOMATOM gO.NOW
西门子全新高端智能“掌上”CT SOMATOM90,智能“掌上”CT建立在移动操作和工作流程自动化的创新概念基础上,将复杂的检查纳入日常实践,提供更高级的临床性能,同时给患者带来更精准的临床诊断。西门子CT具备高图像质量、高设备稳定性、低辐射剂量,成为行业公认的金标准。
SOMATOM go.Now 三大特点:
1、高端技术转移 实现精密检查---高清图像,助力早期精准诊断,超低“精密”剂量,与受检者亲密交流的掌上工作流 。
2、丰富临床应用--广谱临床应用功能:特别在肺部筛查仅相当于一张胸片剂量,骨骼及结石等扫描中也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掌上”CT胸部检查辐射剂量小于一次国际飞行的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质量,减少线束硬化伪影。3、开源节流 助力运营--高寿命球管,低能耗及一体化主机设计,提升检查流通量,拓展临床业务。
人体成分分析仪
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试是对组成身体的水分、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等成分进行分析,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肥胖,还能进一步分析营养状况好坏,是否有浮肿,骨骼是否健康等,是一项监测人体成分均衡与否的测试。
操作简单月人体成分分析具有无创、安全、准确度高等优点,无痛苦,只需要几分钟,让你从里到外的了解你的身体。目前是营养科进行营养评估、营养诊断及营养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日常生活和工作无规律性,极易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出现,而“三言”人群大多存在脑血管疾病的隐患。而作为脑血管疾病的筛查手段,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国家卫健委推荐的预防、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技术之一。具体分析如下: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属于无创性检查方法,是利用脉冲多普勒技术,令超声声束穿透颅骨较薄的部位,以此来反映脑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灌注情况。通过此检查,医生可以轻松快捷地获取脑动脉或颅内微小血管的速度和方向信息,对于检测脑交中、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硬化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动脉硬化检测
动脉硬化检测主要是检查患者身体内的血管有无动脉硬化检测内容包括脉搏波速度(PWV)及踝臂指数(AB,下肢血压与上肢血压的比值),动脉壁僵硬度增加是动脉硬化早期危险信号,动脉硬化检测对动脉硬化诊断和预测有辅助参考价值,可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如果患者太身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喝酒、动脉硬化可能会更严重一些,更早出现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
骨密度检测
谁应该做骨密度检查?
1、所有60岁以下的男性;
2、有骨折史的患者;
3、儿童骨骼生长发育评估;
4、所有绝经后的妇女;
5、内分泌代谢和生长障碍者;
6、背、腰、腿、骨骼疼痛患者。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老年人骨质疏松时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呼吸功能下降。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法国声科E超
“E超”是全球唯一全面通过FDA认证的实时、全幅、全定量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具有世界领先的成像技术最新型超声,它能够完成传统超声(B超)不能实现的组织定性分析, 得到组织的弹性模量绝对值,第一次真正实现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分析,得到全球医生的高度关注及认可。
什么是E超
E超,即E成像(SWE,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测量病变处组织硬度,从而得到弹性数值(杨氏模量)的超声检查新方法。在B超、彩超的基础上利用剪切波去触诊病变部位,并通过不同的颜色和杨氏模量来反映所“触摸”部位的硬度,实现病灶的“声触诊”。
E超相比于彩超、B超的优势
优势一:
B超看结构,彩超看血流,E超看组织软硬度并定量分型,后者具备前两者的功能。
优势二:
彩超检查,图像表现相近,性质难以确定,不易直接给出良恶性的诊断结果。而用E超直接看红蓝颜色,读硬度数据,良恶性就可快速鉴别。
优势三:
E超具有实时动态、价格低廉、安全有效,无痛苦、无创伤、无辐射等多种优点,同样非常适宜于临床监测疗效和动态观察。
E超又可以用来检查些什么呢?
E成像技术用于测量肝脏组织硬度,可应用于各种慢性肝病包括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的定量检测。不需做特殊准备,仅需在常规超声检查基础上叠加剪切波成像技术,就可精准、迅速的获得纤维化病变处的硬度即杨氏模量。杨氏模量值越高,代表该病变处硬度越大,纤维化程度越严重,使肝纤维化与病理相关性更强,并可以依靠此定量依据进行临床治疗及治疗方案的调整。E超的出现弥补了常规检查的不足,具有无创、定量、可重复性高的优点,不仅如此,通过E超测量肝脏、脾脏硬度,可以评估门脉高压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E成像还可应用于鉴别甲状腺、乳腺结节良恶性、前列腺癌及肌骨等方面, 因为同一组织中硬度的变化通常与病理改变有关,恶性组织的硬度要比正常组织硬度大得多,而弹性成像技术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来区分病变的良恶性性质,给出定量数值并以此分析。根据病灶弹性不同进行分级,在二维基础上更进一步确定了良恶性,用于乳腺BI-RADS 3类及4A类结节升降类,明显提高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诊断结果,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对于乳腺非肿块型病灶因为其超声二维缺少特征性表现,往往难于判断,应用E成像定量测量并结合指南,可以为诊断提供更多依据,同理对甲状腺微小癌的检出率也大大提高。E超还用于甲状腺癌及乳腺癌等化疗的疗效评估,快速、方便、全程的监控病灶范围变小,硬度变软的变化过程,为临床化疗方案提供辅助,帮助病人更好接受并更快达到手术要求。
“E超”是全球唯一全面通过FDA认证的实时、全幅、全定量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具有世界领先的成像技术最新型超声,它能够完成传统超声(B超)不能实现的组织定性分析, 得到组织的弹性模量绝对值,第一次真正实现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分析,得到全球医生的高度关注及认可。
什么是E超
1、 与二维、M 型、彩色、多普勒、4D 一样,E 成像正成为一种全新的成像模式。
2、 E 成像研究的方向:组织的弹性,也就是组织的硬度。
3、 E 成像处于现阶段弹性成像中的最高境界 - 实时、全幅、全定量
(1)实时:帧频达到 12 帧/秒以上;
(2)全幅:取样面积达到 5 cm ╳ 10 cm;
(3)全定量:多达 28 个参数供医生参考。
E超优势
(一)肿瘤的早期诊断
1、甲状腺、乳腺、前列腺、妇科、肝脏、胰腺、脾脏的肿瘤早期诊断
2、对肿瘤患者的放疗、化疗、手术及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
3、穿刺取样或介入治疗靶向区域的选择
(二)肝脏的分级诊断
1、脂肪肝的分级诊断
2、肝硬化的分级诊断
(三)血管的分期诊断
1、早期:血管内皮出现损伤 - 预防早期动脉硬化
2、中期:Auto-IMT 原始数据自动内中膜测量 - 动脉粥样硬化
3、晚期:AP 微血流成像技术 - 预防缺血性脑卒中
(四)肌骨的康复评估
1、肌腱硬度 E 成像定量评估——即刻疗效评估
2、筋膜硬度 E 成像定量 - 疼痛点定位
3、关节 E 成像 - 病因分析
4、损伤鉴别诊断
5、骨筋膜室综合症--O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