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普济中医医院最新引进法国声科E超检测设备,该设备投入临床使用以来,以其基础灰阶图像分辨率好,细节信息显示真实;彩色血流敏感,进一步丰富了疾病临床诊断信息,拓宽了超声诊断思路,使众多患者从中受益。
看到这里很多人说,我们有听过B超,也有听过彩超,那E超是什么呢?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E超?
E超,即E成像(SWE,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测量病变处组织硬度,从而得到弹性数值(杨氏模量)的超声检查新方法。在B超、彩超的基础上利用剪切波去触诊病变部位,并通过不同的颜色和杨氏模量来反映所“触摸”部位的硬度,实现病灶的“声触诊”。
E超又可以用来检查些什么呢?
E成像技术用于测量肝脏组织硬度,可应用于各种慢性肝病包括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的定量检测。不需做特殊准备,仅需在常规超声检查基础上叠加剪切波成像技术,就可精准、迅速的获得纤维化病变处的硬度即杨氏模量。杨氏模量值越高,代表该病变处硬度越大,纤维化程度越严重,使肝纤维化与病理相关性更强,并可以依靠此定量依据进行临床治疗及治疗方案的调整。E超的出现弥补了常规检查的不足,具有无创、定量、可重复性高的优点,不仅如此,通过E超测量肝脏、脾脏硬度,可以评估门脉高压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E超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的应用范围:
肝脏、甲状腺、乳腺、胰腺、胆囊、淋巴结、肌肉、肌腱、血管、神经、子宫、卵巢等全身组织。
该技术的引进,可对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及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肝纤维化分期提供重要依据,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可以大大减少临床穿刺率,提高检出率,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还可对比较流行的“脂肪肝”进行准确的测量:可以瞬时测量出脂肪肝的数值,不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且为众多的肥胖患者的康复带来有效的对照依据。
该项技术具有实时动态、安全有效、无痛苦、无创作、无辐射等众多种优点,非常适宜于临床监测疗效和动态观察。
E超投入临床使用,标志着我院率先跨入超声成像“E时代”。该设备弥补了常规超声检查的不足,具备较高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将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