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很多人会采取
“外套秋裤、关窗闭户”“围炉煮茶”
“洗澡热水不想关、用气取暖不开窗”
等方式抵御寒冷
尤其“围炉煮茶”已成新晋“网红”
了解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一氧化碳被人吸入肺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运送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发生一系列中毒症状:
1、轻度中毒
最初感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头痛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晕厥。一般神志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消失。
2、中度中毒
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和呈现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搐、昏迷、前胸皮肤呈樱桃红色。
3、重度中毒
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四肢发凉、瞳孔放大、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停止。大多数会遗留后遗症如痴呆、癫、肢体僵硬或瘫软或心律失常。
一氧化碳中毒后,怎么办?
高压氧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最便捷的治疗方式。在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期应尽早行高压氧治疗,以排出体内CO,有益于患者尽快清醒,减轻机体缺氧性损伤,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具体治疗适应症包括:
急性中毒、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昏迷、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时间4小时之内,或者身处一氧化碳环境8小时之内,以及救治清醒后病情又出现反复的患者;
一氧化碳中毒昏迷经救治清醒后,仍然对外界反应不良,出现头晕、头痛、心律失常、抽搐等心脑缺氧的患者;
一氧化碳中毒经治疗恢复效果不佳,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患者;
一氧化碳中毒后出现迟发脑病,病程在6个月至1年的患者;
意识恢复但是碳氧血红蛋白值升高的患者;
一氧化碳中毒轻度持续头晕头痛,或者年龄在40岁以上以及重度脑力劳动的患者;
脑电图、CT检查异常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
很多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经过几次治疗后自我感觉身体已无碍就中断了治疗,这样很容易再次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神经衰弱综合症的表现,严重时出现迟发性脑病,因此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的疗程为:
1.年龄小于35岁、昏迷时间短于4小时的患者,神志恢复后再连续1-2个疗程;
2.年龄在40岁以上、昏迷时间较长(超过4小时),符合迟发性脑病条件的患者应连续进行高压氧治疗3个疗程;
3.病情严重、昏迷时间过久、较长时间处于植物人状态的患者,应间断进行高压氧治疗,连续2-3个疗程后休息7—10天,再连续进行2个疗程,再休息7—10天,直至痊愈。
4.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首次治疗可连续3个疗程,休息7—10天,然后再连续2个疗程,休息7—10天,如此反复进行,间歇时间可逐渐延长。
特别提醒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在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会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人体中毒,因此做好预防很重要。
●对家庭的燃气管路定期检验,及时更换老化管道,在燃气灶工作时应保持厨房通风;
●应尽量使热水器和管道远离浴室,并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在外出吃火锅时应尽量选择通风条件好的场所;
●特殊职业作业时应做好有毒气体防护工作;
●如发现燃气泄漏,应尽快离开现场,转移到通风处,并立即拨打燃气公司维修电话。
发现身边的人一氧化碳中毒该怎么办?
●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顺畅;
●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
●同时呼叫救护车,将中毒者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抢救;
●中毒严重及有昏迷史者清醒后也一定要送医院接受高压氧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后遗症,出现脑功能障碍。
高压氧治疗适应症比较广泛,目前治疗病种达60余种。由于在各类中毒、烧伤、脑外伤及术后、糖尿病、脑血栓、眩晕、神经性耳聋、神经衰弱、偏头痛、组织器官坏死、皮肤粘膜顽固性溃疡等患者救治中效果显著,被誉为“生命之舟”。我院康复医学科配备国内先进的10人座高压氧舱。
高压氧舱入舱前提醒
1、病人进舱应服从医护人员安排;
2、进舱前严禁将打火机、火柴、酒精、汽油、半导体、手表、钢笔、手机等带入舱内,可交予工作人员保管,以免损坏及造成危险;
3、穿棉质的衣服和袜子,严禁穿戴氨纶、腈纶等带有静电反应的人造纤维衣服入舱(创面忌用油类敷料);
4、入舱前要做好解大小便等准备工作;
5、病人进舱要按时到达,勿迟到,以免影响他人治疗;
6、进舱吸氧时,请勿讲话、谈笑,以免氧气外漏;
7、舱内保持卫生,不得乱动舱内设备。